|
经济学院"非遗螺钿胸针手工体验"活动举办
|
| ||
|
||||
春意渐浓,匠心传承。3月13日下午,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112会议室内洋溢着欢声笑语,一场以"传承非遗技艺·绽放巾帼芳华"为主题的"三八"国际劳动妇女节特别活动在此举行。30余位学院女教职工齐聚一堂,在非遗螺钿工艺传承人的指导下,亲手制作螺钿胸针,以匠心手作延续节日温情,展现新时代高校知识女性的优雅风采。 非遗传承碰撞现代美学 活动特邀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螺钿镶嵌技艺老师现场教学。金丝勾勒的牡丹、贝母镶嵌的浪花、螺片拼贴的帆船……会议桌上铺陈着各色天然螺钿原料,在春日照耀下折射出七彩光晕。"螺钿工艺讲究'三分匠作,七分天成',每片贝壳的纹理都是大海的馈赠。"技艺老师边演示边讲解,女教师们凝神观摩,纤手执起镊子,将细若发丝的金线嵌入胎底,贝母薄片在指尖翻飞成画,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在方寸之间完美交融。 巧手慧心彰显巾帼力量 经济学院办公室主任赵巍华在致辞中表示:"女教职工是学院高质量发展的'半边天',在教书育人、科研攻关、管理服务各领域展现出特有的细腻与坚韧。这场活动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,也是对女性精神力量的礼赞。"活动现场,平日手握粉笔、伏案科研的女教师们化身"工匠",金融系孟教授将海浪元素融入胸针设计,"要让世界看见青岛的海洋之美";团委办公室王老师用螺片堆叠出启航姿态的帆船,"这体现了我们的海洋强国的精神,也体现了新时代知识女性的担当"。 经济学院将持续搭建女性成长平台,让传统文化滋养精神,以人文关怀凝聚力量,让每个'她'都能在包容、支持的环境中实现价值,将女性特有的敏锐感知转化为海洋经济研究的创新优势,使经院巾帼既成为讲台上的育人者,更做海洋强国建设的追梦人,在建设海洋特色一流学科的道路上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。 |